神州十四号飞天在即,天宫空间站引发美国质疑:天宫空间站太小了

分享至

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
神州十四号飞天在即,引发国人关注,但是美国认为中国空间站的空间太小了,而且重量也比不上国际空间站,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一点,就是我们的空间站尚未建设完成,而且我们空间站只由中国自己使用。

国际空间站将拥有1200立方米的内部空间,总重量为 420 吨,它是由五个以上国家共同建造的空间站。

中国空间站天宫只是中国自己使用的空间站,天宫空间站(也称中国空间站)是中国将于2021年开始建设的模块化空间站系统,根据计划,天宫空间站的近期目标是建设一个国家级空间实验室,重量约 60 吨,能够进行更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测试,预计在轨使用寿命超过 10 年。

目前的官方计划仅包括三个加压模块,但应该保留未来扩展的可能性,这也类似于和平站计划,后来增加了三个模块,使整个站的总重量接近 130 吨。

总之,中国的空间站只有国际空间站的四分之一大小,但我们不要忘记国际空间站被超过五个国家使用。

中国的空间站由一个国家使用,中国自己。

中国建设天宫空间站有两个原因:

1、中国科研需要空间站,很多科学实验需要在太空进行。

2、中国不能使用国际空间站,所以中国必须建造自己的空间站。

现在天宫空间站完美契合了中国的需求。

中国目前不需要建造更大的空间站,也不需要与美国竞争。

天宫空间站(中国空间站)的最小配置由天和核心舱、问天实​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组成,三个加压模块部分的重量超过 60 吨。

相比之下,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有七个加压模块,总重约 129.7 吨,后来发射的三个模块是在美国参与建造和平号后发射的,所以原计划只包括核心舱、量子一号天体物理舱、量子二号气闸舱和水晶实验舱,总重约80吨。

长征九号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超重型运载火箭,长征九号主要负责我国载人登月、火星科学研究样品返回、载人着火着陆、外太阳系行星探测等大型高难度任务。

据悉,长征九号已完成深度示范,计划于2028-2030年首飞,其核心级直径10米,近地轨道容量50至200吨,月球转移轨道50吨,火星转移轨道12至44吨,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。

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200吨,月球转移轨道运载能力高达50吨,与苏联能源运载火箭的运力相近。

据长征三号总设计师介绍,长征九号火箭全长可达110米,起飞推力7000吨级,可将200吨飞机送入太空。

天宫空间站的基本配置已确定为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呈“d”字形的实验舱组成,两个实验舱将永久对接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,而货运和载人飞船将分别对接在核心舱的前后,核心模块计划于2021十月左右发射,实验模块二于2023年对接并完成。

每个机组人员将驻扎长达六个月,然后与下一个机组人员轮换,在轨宇航员人数为两到三人,设计寿命为10年。

核心模块:天和核心模块,长16.6m,最大直径4.2m,由长征五号B于2021年4月29日从文昌发射。

实验舱一:问天实验舱,由文昌长征五号飞船发射。

实验舱二:梦天实验舱,由长征五号乙从文昌发射。

光学模块:天车光学模块是与空间站主体部分共轨飞行的空间天文台,是我国第一台在太空中设置的避免光干扰的天文望远镜。

货运飞船:长征七号从文昌发射的天舟货运飞船,用于空间站补给、垃圾清运等任务。

载人飞船:神舟载人飞船,长征二号F从酒泉发射,用于航天员运输、紧急返回等任务。

天宫空间站基本构型成功组建后,可根据需求在核心舱前增建一个或三个模块,形成空间站“十”或“干”扩展构型。

三个扩展模块位于核心模块的前端,三个扩展模块A、B、C形成一个小“T”形。

首先,扩展模块A的后端呈十字形对接核心模块前端,扩展模块B和C分别以干形对接在扩展模块A前端的左右两侧,然后载人飞船停靠在扩展模块的前端。

可根据紧急返回的要求增加第二艘载人航天器,停靠在核心模块的正面下方,长期工作人员的数量增加到三到六人,从而实现永久和不间断的太空存在。

最大尺寸可达 180 吨,细节尚未最终确定,该项配置将由以下正在演示的新技术部分进行补充。

扩展核心模块A:尚未命名,增加三个额外的居住空间,生存设备等。

扩展实验模块 B:尚未命名,功能尚未确定。

扩展实验模块 C:尚未命名,功能尚未确定。

外部结构:尚未命名,将用于组成该站,以容纳太阳能电池板、辐射散热器和机械臂等配件的通用和移动部件。

美国航天科技的发展:

1 艘外国航天器,可能是联盟号等,使用 Soyuz-2.1a 运载火箭从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,作为未来开展的多国空间合作的一部分。

1 或 2 艘外国货运飞船,例如 Progress 可能会,均从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。

一艘载人备用航天器,可能使用新一代载人航天器,用于运输和紧急返回三至六名宇航员等任务。

至于SpaceX Starship是SpaceX推出的下一代运载火箭,这是马斯克于2017年9月正式宣布的概念,Starship预计将取代猎鹰9号、猎鹰重型运载火箭和天空实验室用于地球轨道任务的航天器。

而 SpaceX 曾表示,最初预计将在2022年向火星发射货运飞船,然后在 2024 年进行载人计划,作为超重型运载火箭,星际飞船将拥有近地轨道容量不少于200吨,但是遗憾的是,马斯克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。

总结:中国空间站的空间和重量都比国际空间站小,但是中国空间站尚未完全建成,随着技术的进步,中国空间站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空间站,航天科技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,美国航天发展就因为急功近利,就曾导致过宇航员重大的伤亡事故,所以我国也是采取稳步前进的发展策略,有效的保证航天员的安全,空间站的科技先进与否,并不是以体量来计算的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

Related Post